>>> 直播预告
孩子没主见,过于依赖家长
下意识迎合他人,在意被人评价
讨好型人格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成长和发展
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
现在就点击按钮「预约」直播吧� �
银杏成熟的季节到了。
大街小巷,随处能看到被踩碎的果子,还能闻到淡淡的臭味。
图源:自己拍的
按理说,不大会有人去留意它们。
但!万万没想到,在我那热爱采摘的老母亲眼里——
这就是宝啊!
她表示——
恐龙时代就有银杏了,能存活这么久,说明它身上有点东西;
《本草纲目》说了,银杏果"生食降痰消毒,熟食温肺益气";
还有研究证明,吃银杏果能美容抗衰,预防心血管疾病。
我亲爱的妈妈!银杏果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!!!还可能会引起严重过敏和中毒!
-01-
银杏果的功效
真没那么神奇
①
抗衰?有点效果但不突出!
确实,有研究证实,银杏果中的物质(如 VC、胡萝卜素等)有一定的美容养颜、抗衰老的作用。
不过跟其他食物比起来,没有太突出的优势。
哦对了,银杏还有一部分,也有助于抗衰 ~
就是不起眼的银杏叶
但是!!!请克制住那些想用银杏叶洗脸、擦脸的想法!因为真正能起作用的,是银杏叶提取物,而不是单纯的叶子。
②
《本草纲目》给背书?咱得看全点!
《本草纲目》关于银杏果(又叫白果)的记载里,是提到过相关内容,原话是:
熟食,温肺益气,定喘嗽,缩小便,止白浊。
生食,降痰,消毒杀虫。
可是朋友们,咱们不能只挑好的看,人家书里还特别强调不能多吃呐。
再说了,《本草纲目》虽然是本古代医书,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,但里面的药方还是有明确的用量、用法的。
咱们可得想周全了,不能看到说银杏果好,就狂摘狂炫,毕竟咱们的吃法,跟书里写的很可能不一样。
③
预防心血管疾病?确实有用!
银杏果里的黄酮类化合物,有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,还能改善血管末梢和脑循环,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。
对于心脏缺血性损伤,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。
这么看来,银杏果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还是有些帮助的。
再次等一下!!!这里的黄酮类化合物,更多的也是指提取物。
如果想通过吃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,那真的作用有限,还容易中毒,毕竟银杏果里含有毒素。
-02-
吃银杏果
讲究很多
①
生吃会中毒
银杏果中有不少剧毒物质,比如:
氰化物——
对,你没看过,就是电视剧谋杀案中,常出现的"氰化物"。
银杏果中的氰化物,虽然没电视剧里那么厉害,但大量摄入后,还是会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,导致急性中毒:
出现恶心呕吐、头痛头晕、抽搐等症状、严重的会呼吸衰竭、甚至死亡。
银可酚生物碱——
这个物质,本身也具有一些毒性,而且还能跟氰化物"互相帮助",增加毒性。
总的来说,如果是生吃银杏果,那中毒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。
②
做熟后大量吃,也会中毒
虽然生的银杏果不能吃,但充分加热做熟后,是可以食用的。
这是因为,加热可以降解银杏果中的大部分毒素。
不过,需要大家注意的是,加热也不能完全清除有毒物质,所以还是要尽量少吃。
一般来说,成人一次食用不要超过 10 粒,孩子一次不要超过 5 粒,但最好是别吃。
PS:银杏更多作为一种药材来食用,不太建议大家作为干果零食来吃。
③
银杏果皮易引起过敏
银杏果的果皮,含有非常多的银杏酸,有很强的致敏性。
对于那些本身就很容易过敏的人,一定要注意,不要采摘、处理和食用银杏果。
图源:广东卫生在线
但如果你非常想体验采摘的快乐(),那必须带上橡胶手套,清洗和吃就算了吧!
~~~
总的来说,银杏果确实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但是需要经过很多复杂的程序才能实现这样的价值。
咱们日常去捡、食银杏果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,也未必能获得多大的保健效果。(但可以拿来玩 ~
不过,要是家里人吃银杏果的意愿仍然非常强,那么一定要做到:
① 不要捡拾马路边的银杏果,有汽车尾气、农药的污染。
② 捡拾全程要带橡胶手套,避免过敏。
③ 处理银杏果时,也要保护好皮肤,降低过敏几率。
④ 不要生食银杏果。
⑤ 一定要充分加热(烤、煮)后再吃,成人每次不要超过 10 粒,孩子最好不吃。
⑥ 如果有身体不适,一定及时去医院。
⑦ 不要长期食用,也有中毒风险。
好啦,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,如果觉得有帮助,欢迎转发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哦 ~
参考资料 :
[ 1 ] . 食银杏果,一次不要超过十颗 [ J ] . 家庭百事通 ,2021 ( 06 ) :63.
[ 2 ] 黄柳华 . 食用银杏果多少为宜 ? [ J ] . 中老年保健 ,2008 ( 04 ) :54.
[ 3 ] 张旭帆 , 胡金涛 , 贾守凯等 . 银杏果药理、药效、毒性及安全食用述评 [ J ] . 国医论坛 ,2020,35 ( 01 ) :64-67.DOI:10.13913/j.cnki.41-1110/r.2020.01.031.
[ 4 ] 张家义 , 孟凡蕾 , 孟庆杰 . 银杏功能因子及其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 [ J ] . 北方园艺 ,2011 ( 16 ) :199-201.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更新于 2025 年。文章仅提供一般的医疗、健康、用药、养育等方面的科普信息,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。个人的医疗、用药问题请咨询医生。
健康科普、24 小时答疑 ... 智慧妈妈都在这里
嘉正网-嘉正网官网-免息配资开户-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