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
“对于高血压的管理来讲,我们主要是强调两个问题,第一个是生活方式的干预,第二个是一定要结合药物治疗,两者是缺一不可。”
10月9日,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张健回答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时,详细介绍了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。
他表示,高血压患者需要做好饮食管理,低盐饮食非常重要。少吃腌制食品,多吃蔬菜、水果等,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。可简单总结为:总量控制,七成饱,比例改变,肉蛋米面少一些,蔬菜水果多一点。但单纯进行饮食调整,不能替代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,只是辅助治疗的方式。因此仅靠食疗治疗高血压是不可行的,仍需药物治疗。
其次,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、习惯需要做出改变,如戒烟戒酒、控制体重、坚持适量运动等。每天应保证7~8小时的充足睡眠。
高血压患者还要避免一些危险的动作,尤其老年人,比如夜间服用降压药后,不要突然起身,容易造成晕厥。特别是在服用α受体阻滞剂这一类药物时,需格外注意。
张健还提到了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,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血压监测和规范用药。
他建议,患者每次在家测量血压时,要做好记录。监测的频度通常为:早餐前、中午或者晚上各测量一次。“如果我想了解我现在这段时间的规律,就不定时地在一天里测量血压,连续3-5天,能涵盖早晨、中午、下午、晚上,有不同活动状态下的情况,对了解血压变化的规律还是有帮助的。”
一旦患了高血压,患者可每3~6个月去医院做一次复诊,对相关脏器,如心脏、肝脏、肾脏、眼底等进行评估和了解。当在疾病过程中突然出现明显胸闷、头痛或视物模糊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,此时可能提示心梗、脑梗或眼底出血等并发症。
“总之,高血压管理是全程的管理,监测-评估-决策-再监测”。张健再次强调了高血压患者居家血压、心率监测的重要性。此外,患者还应定期与医生沟通,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并长期、规范服药。
嘉正网-嘉正网官网-免息配资开户-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