摆地摊的“鸡排哥”火了,西贝一年砸6000万营销反倒被比下去,这事儿你品,细品。
早上刷手机,看到个视频,心里咯噔一下。一个穿围裙的大哥,在街边小摊前忙活,案板上堆着新鲜鸡肉,刀起刀落,咔咔作响。旁边排队的人拎着塑料袋,有说有笑。他卖的是鸡排,6块钱一块,分量实在得不像话,肉是当天现切的,油是现倒的,炸完还跟你唠两句家常。这人就是最近火出圈的“鸡排哥”。没抖音认证,没连锁招牌,更没请明星代言,就这么靠着一口真肉、一句实话,把生意做到了人心坎里。
反观某些大品牌,越做越让人看不懂。西贝贾国龙这些年可没少花钱,光是营销费用一年就敢砸六七千万。门店开在商场C位,装修得跟艺术馆似的,菜单上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。一份莜面鱼鱼敢标价88,羊肉串一串三十几,你说这是吃情怀还是吃肉?更别提后来被扒出后厨一堆预制菜,连汤底都是兑出来的料包。消费者问起来,还不认账,非说“我们高端,你就该接受这个价”。这话听着多刺耳,好像咱老百姓兜里有几个钱,就得被当韭菜割。
其实餐饮这行当,哪有那么多弯弯绕?说白了,不就是图个吃得安心、花得值当吗?顾客进店,不是来听你讲品牌故事的,也不是冲着灯光布景来的。他们就想问问:这肉新鲜不?这菜干净不?收我这么多钱,到底值不值?鸡排哥啥都没说,但每一块炸得金黄的鸡排都在回答:“值。”而有些大店,嘴上喊着“匠心”,端上来的却是冷冻半年的半成品,这种反差,谁看了不心寒?
你以为消费者傻?人家精着呢。你糊弄一次,可能没人吭声;两次,开始怀疑;三次,直接拉黑走人。现在网上信息透明得很,谁还愿意当冤大头?一个地摊能火,不是因为它多高级,而是它够真。没有套路,不玩概念,你要多少给多少,明码标价,童叟无欺。这才是最狠的“营销”。
再看那些动不动就搞联名、请KOL、砸广告的品牌,钱花了不少,口碑却越来越差。问题出在哪?不是策略不对,是心歪了。总想着怎么让消费者多掏钱,从没想过怎么让他们吃得更踏实。路走窄了,迟早撞墙。
餐饮的本质是什么?是烟火气,是人情味,是那一口热乎劲儿。不是PPT里的增长曲线,也不是财报上的漂亮数字。鸡排哥守住了这个本分,所以他赢了。哪怕他今天还在街边支摊,明天说不定就能开成连锁,因为他手里攥着最硬的资本——信任。
别以为只有大手笔才能赢市场,有时候,一块6块钱的鸡排,比一场千万级发布会更有说服力。
做生意,真诚才是最好的必杀技。
内容来源:新浪财经、澎湃新闻、界面新闻关于西贝餐饮营销策略及“鸡排哥”走红事件的相关报道。
嘉正网-嘉正网官网-免息配资开户-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