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秋意渐浓,燥气当令,正是癌患滋阴护阳的关键期。

深秋凉一夜,顺时养阴津。随着秋意渐浓,自然界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笔者在临床中发现,许多癌患在这个季节会出现皮肤干燥、口干舌燥、干咳少痰等不适,甚至病情出现波动。

寒邪易伤阳气,导致气血凝滞;燥邪性干涩,最易伤津耗液。对癌患而言,这无疑是对正气的双重考验。
寒邪伤正,癌患尤须警惕
秋季的\"寒邪\"有其独特之处:燥邪伤津,肺为先受;寒邪伤阳,气血不畅。

癌患经过手术、放化疗后,气阴两虚者居多,在此时节更易出现:
●津液亏损:口干咽燥、皮肤干痒、干咳少痰
●阳气不足:畏寒肢冷、疲乏无力、气血运行不畅
● 病情波动:血压、不稳定,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

笔者观察发现,秋冬换季也是复发转移的一个小高峰,这与人体阳气不足、正气内虚有密切关系。
白色入肺,滋阴饮食有讲究
\"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\"是中医的根本原则。
对癌患而言,秋冬滋阴的本质是为阳气提供物质基础,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稳定状态。

在饮食调养上,笔者建议遵循\"秋吃果\"的饮食原则,多选用当季的白色食物以养肺润燥,如梨、白萝卜、莲藕等,它们得天地肃降之气,滋阴效果往往事半功倍。
以下食疗推荐给大家,可以结合自身的寒热虚实与脾胃功能,适量食用。
银杏红枣粥:
取银杏25克,红枣20枚,糯米50克。
三者共煮成粥,早晚空腹食用。此粥平和温润,兼有解毒消肿之效,适合体虚易感者。

冰糖杏仁糊:
甜杏仁15克,粳米50克,冰糖2粒。
将甜杏仁用清水泡软去皮,捣烂加粳米、清水及冰糖煮成粥,隔日1次,具有润肺祛痰、止咳平喘、润肠等功效。

甘草雪梨煲猪肺:
取甘草10克,雪梨2个,猪肺约250克。
猪肺洗净切片,与梨块、甘草同入沙锅,加清水适量,小火慢熬3小时后服用。有润肺化痰的功效,对改善化疗后咳嗽不止、咽喉干燥有良效。

收敛运动,减少阳气耗散
秋季时节,人体阳气也应顺应自然趋势,逐渐收敛内藏。癌患本多正气不足,此时更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阳气外泄。
大家不妨试一试以下这几种温和的运动方式:
午间散步
秋季阳光温和,正午时分出去散步20-30分钟。

靠墙晒太阳
特别是年老体弱的癌患,靠着南墙根晒太阳,是最好的养生方式之一。

太极拳、八段锦
动作舒缓,强调意守丹田,有助于阳气内敛。

在选择太极拳、八段锦这类收敛性运动时,需结合癌患“气阴两虚”的体质特点,尤其要注意“意守丹田”的练习细节,若方法不当反而可能耗伤正气,具体可从意念、动作、时间三方面做好把控。
意念强度要“轻”
不用刻意“用力想”丹田,只需在呼吸时,让意念轻轻跟着气息沉到腹部即可。

若出现头晕、乏力,可暂时放弃意守,先专注于动作和呼吸,避免“意念过强耗气”。
动作幅度要“柔”
练拳时避免弯腰、下蹲过深,尤其是术后恢复期或有骨转移风险的癌患,动作以“不酸痛、不憋气”为度。

柔和的动作能减少肌肉耗氧,配合意守丹田,更利于阳气内藏。
练习时间要“选”
建议在上午9-11点(脾经当令)或下午3-5点(膀胱经当令)练习。

这两个时段阳气相对充足但不燥烈,既能借外界阳气辅助敛阳,又不会因早晚寒凉让寒邪入侵,契合“秋季避寒就温”的原则。
神志内藏,养心安神抗悲秋
“悲秋”情绪人人可有,但对癌患而言,情绪波动直接影响免疫力。

中医认为,秋季的肃杀之气容易引发悲秋情绪,而甲状腺疾病、乳腺癌等与情绪密切相关的癌症患者,此时尤需注意神志收敛。
● 静坐收神:每日静坐15-20分钟,意念集中于呼吸。
● 培养闲趣:养花弄草、欣赏音乐、练习书法。
● 适度交流:与亲友保持适度沟通,但避免过多无谓社交。

秋季时节要学会“收”,收拢心神,减少外驰,这样才能为身体积蓄更多对抗疾病的正能量。

秋意渐浓,寒冬不远。对癌患而言,此时顺应天时,收揽神气,形神共养,完全能够平稳度过这个\"多事之秋\",为康复赢得更多机会。
嘉正网-嘉正网官网-免息配资开户-国内股票配资实盘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